许多毕生友谊始于一丝敬畏,我与尼古拉便是如此。十八岁那年我们在大学法语课上相识,她顶着一头狂野卷发,眼神温暖而好奇,在人群中格外醒目。我不知其名,也从未听她说英语,只觉得这般耀眼的人绝不会与我相交。
直到某个周末,在学生 union 昏暗的酒吧里,酒精融化了隔阂。走廊里的点头之交变成了欢快问候,继而相约咖啡馆共进午餐,深夜结伴出游,又挤在破旧学生公寓里对着电视缓解宿醉。她来自德里,我来自约克郡,背井离乡的共鸣、难以融入周遭圈子的处境,以及九十年代学生共有的经济窘迫,将我们紧密相连。无论谁获得兼职收入、生日礼金或是银行经理通融的借款,我们都视作共同财富。秋季助学金尚未到账时,我们就急着添置新衣提振心情,靠着茶、吐司和一英镑一品脱的啤酒等待下一次"横财"。
几年后我们与艾玛(化名)相识,三人共同见证彼此人生的重要时刻。尼古拉生下第一个孩子那年,我公开了同性恋身份。我们相互扶持度过情感变迁、职业转折、搬家迁居与家庭风波。她的成功如同我们的胜利,她的悲伤如同我们的伤痛。
成为"真正大人"后,我与艾玛每周日在尼古拉家举办"周日俱乐部":与她及其丈夫、两个孩子共同烘焙烤肉,闲话家常,开玩笑,在厨房随着青春年代的歌曲起舞。那曾是我未曾察觉的人间天堂。
那个炎夏午后,艾玛的来电打破了一切。我原以为是她临时起意讨论两周后的西班牙之旅——我们本要举办海外周日俱乐部。但传来的却是尼古拉猝然离世的噩耗。
听闻噩耗的那一刻成为我生命中最诡异恐怖的经历。排山倒海的震惊与悲痛如同原始本能。早年祖母去世时虽心碎,却觉是自然规律。而尼古拉的离去如此反常荒诞——前一天我们还在互发短信,约定周末相聚,计划度假采购。那不过是个寻常周三,怎会在瞬间成为生命的分水岭?她逝去的日子如同错位的黑色拼图,永远无法嵌入我们明亮欢快的人生画卷。每个细节都刻骨铭心。
此后数周,我与艾玛强忍悲痛协助处理尼古拉的家事。我们操持葬礼流程,应对繁琐文书。我在追悼会上代表友人致悼词,并负责取消度假行程。旅行社恶劣的态度令人心寒,他们要求与悲痛欲绝的丈夫通话,索要仅存于她工作邮箱的信息。当我扫描她的护照与死亡证明争取退款时,白纸黑字的官方文书让残酷现实愈发刺骨。
她的家变得陌生——房间更空荡,回声更清晰。这如同永不醒来的噩梦。忙于实务虽是应对之道,却只是延缓面对悲痛的时机。置身哀悼圈外时,世界依旧运转,我的内心却被掏空,这份哀恸难以向外人言说。
世人常以亲疏关系衡量悲恸程度。失去家人的痛楚不言自明——她的子女永失母爱,丈夫痛失挚爱,作为女儿与姐姐的她无可替代。但友谊的份量却难以界定:当我拥有其他朋友时,何以悲痛至此?
不了解她的人常困惑于我的哀伤。他们追问交情深浅、相识年限、见面频率。我不得不反复强调她对我的意义,继而陷入自责——当至亲之人世界崩塌时,我是否配得上如此破碎?失去亲人者可获数月休整,而我与艾玛仅有一周丧假便重返岗位。她强忍泪水处理公务,我挣扎于自由职业——悲伤令人不适,因而存在时效。
生活里的空缺逐渐显现:生日祝福永久缺席,新鲜趣闻无人分享,日历出现大片空白,共度的活动失了滋味。从前见面首要之事便是品评彼此衣着,如今购置新装时我仍会想象她的评价,艾玛亦然。
我们或低估友谊之痛,只因"朋友"一词过于宽泛——它既可指同事,亦可指灵魂伴侣,却无从体现彼此在生命中的重量。朋友扮演着智者、知己、开心果、策划者等不同角色。我怀念尼古拉的沉静与共情力,她曾将多少人从崩溃边缘拉回;我怀念成为她的知音,享有全然信任的殊荣。我怀念我们的周日俱乐部。
哀悼朋友不仅是痛惜死亡。友谊是持续对话,是演进中的共同历史。它早于爱情萌发,常比婚姻长久,历经生死婚变;朋友见证我们所有模样,保守秘密,佐证人生。如今我最重要的成长岁月仿佛需要注解——却永无印证之机。
作为朋友,我开始自我怀疑:尼古拉与家人的羁绊是与生俱来的无言深爱,而我可曾足够好?她可知自己于我们如姐妹般重要?
二十五年友谊中我们仅争执两次(皆因我起),但数十年愧疚汹涌袭来:未回复的信息,失约的相聚,那些未被指出的考虑不周。补救的时机已永逝。我的爱意证明迟至于悼词,她永无耳闻之日。不眠夜里我努力回忆她的嗓音,翻看寥寥合影。我们忙于生活却疏于记录——多希望曾更常驻足珍惜。未来原本充满承诺,直至戛然而止。
每个失去挚友的人都述说着同种虚无——成为他人生命的注脚,承受无方向的悲痛。没有指南可言,"悲伤七阶段论"过于简化现实。友谊与亲情同等珍贵,皆由共同时光筑成。正如艾玛所言:"尼古拉绝非可替代的平面友人。"失去朋友即是失去自我的一部分——我们应铭记于此。
如何面对?老生常谈却唯有:度过每一天。我与艾玛通过频繁谈论她来延续记忆,将她的积极能量融入生活。我们代她见证儿子们成长为卓越青年,代她倾注骄傲与爱意。我努力让她以我为荣。万物虽不复往日,但我知道尼古拉不愿见我们痛苦。最好的悼念是尽力活得丰盛快乐。她的生命虽止,影响永存,我们的友谊比以往更加璀璨。
贾斯汀·迈尔斯所著《灿烂逝者》将于9月18日由Renegade出版社出版(18.99英镑)。欲支持《卫报》,可前往guardianbookshop.com订购(可能需支付运费)。作者将于9月23日在利兹Waterstones书店、9月30日在曼彻斯特Social Refuge/Queer Lit举办读者见面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