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我们把宝宝放进花盆里!" 安妮·格迪斯讲述了她那些风靡全球的经典照片背后的故事。 (注:译文保留了原文俏皮、口语化的风格,同时稍作润色)

"我们把宝宝放进花盆里!" 安妮·格迪斯讲述了她那些风靡全球的经典照片背后的故事。 (注:译文保留了原文俏皮、口语化的风格,同时稍作润色)

当安妮·格迪斯开始拍摄那些著名的婴儿照片时,她很快意识到自己需要备用婴儿——有时多达二十个。"与素不相识的婴儿合作压力巨大,"她解释道,"我记得曾试图拍摄一个坐在水箱里被睡莲包围的婴儿,前后换了五个不同婴儿才完成。其中有个叫莉莉的宝宝,她完全不肯配合,那眼神仿佛在说'你真觉得我会进那水里?'"

她揭秘了1991年标志性作品《卷心菜宝宝》的幕后故事:双胞胎兄弟里斯和格兰特戴着卷心菜叶帽子,坐在倒置的卷心菜里,带着些许担忧对视。助手用细绳拴着气球,在他们之间突然升降,抓拍到了完美表情。

"如今一切都变了,那种收入模式已不复存在,"这位68岁的澳大利亚摄影师在纽约家中说道。技术改变了一切。她称《卷心菜宝宝》是真实的:"所有道具都是实物,我们在车库完成拍摄。有趣的是,如今有了PS和AI,人们或许会质疑我作品的真伪。但原创故事永远重要,这就是为什么照片背后需要真实人物——AI无法复制这点。"

若你在1990年代长大,或许和我一样墙上贴过格迪斯的海报——坐在花盆或水桶里的婴儿,或是依偎在牡丹、马蹄莲与玫瑰花瓣中酣睡的宝宝。有些扮成大黄蜂或精灵,在秋叶上打盹。这些画面充满奇想,如梦似幻,有时甚至怪诞,却神奇地既能吸引儿童又不显幼稚——如今它们正以反讽姿态在社交媒体复兴。

她的作品无处不在:从贺曼卡片到《Vogue Homme》封面,迪奥广告,甚至2004年与席琳·迪翁合作的书籍(歌手捧着羊膜囊中安睡的婴儿)。事业巅峰是奥普拉秀的亮相:"奥普拉抱着两个大黄蜂装扮的婴儿出场,我们立刻冲上《纽约时报》畅销榜!"对千禧一代而言,她的文化时刻是《老友记》中珍妮(艾尔·麦克珀森饰)用格迪斯的《睡莲中的泰勒》装饰乔伊公寓。

格迪斯令人过目难忘——银发高颧骨,容光焕发,像反戴棒球帽的梅丽尔·斯特里普。在素净背景前,她温和而含蓄,认真探讨着大黄蜂戏服与睡莲叶。

本月是她《花园深处》系列问世近30周年,部分作品将亮相德国蒂宾根新艺术博物馆的首个回顾展。150幅作品中包括由学校园丁杰克捧着的同卵三胞胎(他的双手也曾托起1993年著名早产儿玛尼莎)。数十年来,人们告诉格迪斯他们把这幅充满希望的照片贴在冰箱上。

另一张照片是图莉和妮拉。当时格迪斯有两天的拍摄时间、许多婴儿和一台巨型宝丽来。"没有道具,但与婴儿合作必须行动迅速,"她说。当妮拉开始哭闹,图莉轻摇着她低语安慰,格迪斯抓住了这一刻。

格迪斯称那些简洁无道具的照片是她的"经典之作",而花盆婴儿才是大众认知的标志——我们这代人的成长记忆。"《花园深处》出版后,所有人只认花盆,"她说,"好像我额头上刻着花盆图案。现在我更想展示其他作品,这次展览是首次有人真正给我这个机会。"

尽管售出超千万份日历和近两倍数量的七本画册(对比之下,《五十度灰》前十年销量不及此),在以贝利、兰金等大师主导的摄影界,格迪斯并未总获严肃对待。"有点男孩俱乐部的味道,"她说,"男性同行会说'我拍过婴儿,后来转拍风景'。婴儿对我而言就是魔法。"

对她作品的评价时而令人沮丧。"有人说我只会这一招,"她表示,"其实我对拍摄孕妇和新手母亲同样热情。"如今她更着迷于捕捉"新生命的承诺,怀孕与分娩的奇迹",希望展览能凸显这点。"总要欧洲人先说'太棒了',美国人才会注意,历来如此。"

1956年出生的格迪斯在昆士兰牧场与四个姐妹长大。童年几乎没有摄影痕迹——"两岁前只有三张照片,没有新生儿照。"少女时代她痴迷《生活》杂志的视觉叙事,但直到接触暗房"魔法"前都在电视台工作。

遇见丈夫凯尔后,他们在香港定居,她终于拿起相机。"有了稳定生活,我觉得是时候了。"用丈夫的宾得K1000,她开始为家庭拍照。

怀着二女儿(现40岁)回到澳洲时,她开启了标志性婴儿肖像创作。在车库搭建精致布景,她掌控每个细节。许多经典源于偶然——比如六个月大的切尔西来访时,空花盆催生了标志性画面。她用织物衬垫确保舒适,数月后将照片寄给贺卡公司,传奇由此开始。

早期她来者不拒,后来学会筛选:"四周内最理想。吃饱穿暖就能安睡。"她特别钟爱六七个月大的婴儿:"这阶段他们开始坐立探索世界,大脑袋小身子的比例可爱极了。"

随着声誉提升,客户要求越发苛刻:"收费越高,人们越期待你能让暴躁的两岁童创造奇迹。"有些热情的父母产后就从医院来电:"我刚生下最漂亮的宝宝!"她只能回答:"好的,我们试试。"

照片中抱着汤普森的艾玛始终确保家长签署日历、海报、书籍和杂志的授权协议。每次拍摄父母都在场。"新生儿天然状态就是完美,"她说,"他们代表最纯粹的人性——善良生命的起点。当我看到政坛暴君时总想:他们也曾是纯洁婴儿,究竟哪里出了问题?"

艺术灵感来自梅·吉布斯1918年澳洲童话《小毛鼻袋熊的故事》:"每个摄影师都需要独特视觉语言——这就是我的。"尽管作品被视作媚俗,她取得惊人成功:"我的题材从未被当作'艺术',但这不重要。我在创作儿童故事,不是严肃艺术。"

被问及现代隐私顾虑会否阻碍创作,她否认:"虽然人们争论是否该分享婴儿照,但我的作品不会暴露孩子隐私。"

格迪斯仍以婴儿名字标识作品,与部分拍摄对象保持联系。最近她尝试联系三十年前的"模特们",其中许多人已为人父母。

采访结束后,我凝视隔壁熟睡宝宝的照片。为何我们如此着迷婴儿影像——不止自己的孩子?格迪斯讲了个故事:当她差点赢得新西兰人像大奖时,柯达高管说:"幸好你没赢——谁想在会议室挂婴儿照?"

安妮·格迪斯回顾展《直至此刻》将于8月16日至9月21日在德国蒂宾根新艺术博物馆Art 28空间举行。

常见问题

### **关于"我们把宝宝放进花盆!"——安妮·格迪斯标志性照片的问答**



#### **1. 安妮·格迪斯是谁?**

安妮·格迪斯是世界著名摄影师,以创意布置(如花盆、花园、戏服)中婴儿的奇幻暖心影像闻名。



#### **2. "花盆婴儿"照片背后的故事?**

格迪斯想以游戏般自然的方式捕捉新生儿的美与纯真。花盆意象象征成长与新生命,成为永恒经典。



#### **3. 婴儿在这些姿势中舒适吗?**

当然!格迪斯始终优先考虑安全舒适。婴儿通常处于睡眠状态,由父母和助手密切看护。



#### **4. 格迪斯如何构思这些独特婴儿照?**

灵感源于自然、童年怀旧及颂扬新生命的理念,她将简单概念转化为标志性艺术。



#### **5. 花盆是实物还是道具?**

多为特制道具,在确保安全的同时呈现真实花盆外观。



#### **6. 婴儿是志愿参与还是专业模特?**

既有专业婴儿模特,也有喜爱其作品的普通家庭。



#### **7. 照片中婴儿的年龄?**

多为新生儿或数周大的婴儿——最适合蜷缩睡眠姿势的年龄段。



#### **8. 照片经过大量修图吗?**

极少修图,魔力来自灯光、道具和婴儿的自然魅力。



#### **9. 这些照片为何如此风靡?**

它们充满新颖的欢乐与情感,不同于传统婴儿肖像,传递的创意与温暖打动人心。



#### **10. 能在家里拍摄类似照片吗?**

可以!但安全第一。使用柔软道具、自然光,切勿强迫婴儿摆姿势,保持简单有趣。



#### **11. 安妮·格迪斯最著名的作品?**

"花盆中的婴儿"